偉大的企業家,沒有一個不玩命的

時間:2022-05-20 17:40 作者:admin    瀏覽:463


中國企業家幾乎是最累的一個群體。而對很多第一代創業者來說,他們的生活幾乎都是工作。在很多人看來,那種生活幾乎是不可思議。中國的企業家,只有企業沒有家。

一、宗慶后:從少年到白頭

眼袋、皺紋、老年斑種種跡象表明,宗慶后老了。年輕時雷厲風行,老了之后看起來和藹可親。出生于1945年的宗慶后,創業30年來,每天工作16個小時,一年中200多天都奔波在市場一線。

工作幾乎是宗慶后的全部,他上班不是朝九晚五,而是朝七晚十一,從年初一上到年三十,幾十年如一日,而且他沒有什么享受,簡直就是為了工作而生。部下們說,他雖然在杭州生活,但是已經好幾年沒到西湖邊去坐坐,看風景對他來說是一種奢侈。從少年到白頭,宗慶后已經年過七旬,2017年娃哈哈成立30周年,而這位72歲食業老人依舊奔波在市場一線。

對此,宗慶后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:“苦慣了。我小時候都是有一頓沒一頓的。后來做生意也吃過不少苦,錢都是自己一點一滴辛苦掙出來的,但真的不太會享受?!?/span>

二、陶華碧:路沒有平平淡淡的

陶華碧,貴州人,一個沒上過學、連自己名字都寫不好的農村婦女。卻憑借一罐老干媽成為國民公認的女神,并將中國品牌推向了全世界。

她丈夫早逝,剩下孤兒寡母,一個沒什么文化的女人帶著孩子謀生!她從擺地攤做起,慢慢積累,每天要扛著100多斤的擔子去賣米豆腐,并且為此落下了嚴重后遺癥,直至今日,仍膏藥不斷。

她曾被班車售票員推下車,為此她要走幾十里。但是,這個不屈的女人,愣是靠著驚人毅力扛下來。陶華碧說:“從年輕走到老,我覺得人生的路沒有平平淡淡的。沒有經過風吹雨打,不算企業家;經過風吹雨打、日曬雨淋,才算真正的企業家。

有些企業家你別看他說的,要看他實際做的才是真功夫、硬工夫,拿都拿不出來是見不得太陽,是在溫室里長大的。我們是見得到太陽,經過日曬雨淋、風風雨雨走過來的。

三、劉永好:我們不是一夜暴富

這位60多歲的董事長,歲月似乎在他身上沒有留下太多的印記,腳步輕快、心態年輕,似乎有一顆永遠不老的心。


“我們不是一夜暴富者,深知創業的艱辛與不易;我們企業的底蘊是踏實穩健的、生機綿綿的,因為我們的目標是創建百年希望。一切務實、不講排場、不圖虛名,不抽煙,不酗酒、不打牌,每天開銷不超過100元,吃穿隨便,得體就行?!?/span>

富有但卻過著簡樸充實的生活,這是劉永好與許多成功者不同的地方;這是新希望多年來蓬勃發展沒有倒下去的原因!

四、牛根生:“屌絲”能逆襲成功

1958,牛根生生于呼和浩特。出生不久,為生活所迫,被生父母賣入養父母家。據牛根生親自描述“因為吃不起飯,親生父親開價50塊錢把我賣了?!庇绅B母撫養14年。1978年參加工作,成為一名養牛工人。

90年代的牛根生無論如何也想象不到,自己后來會成為載入中國金融史冊的大人物。那時的他,一個41歲的“老男人”,竟然要大老遠從內蒙古草原跑到北京來找工作,投出去50多份簡歷,連個面試的機會都得不到。就是這樣的“屌絲”最后逆襲成功,創造了中國乳業奇跡。

五、褚時?。喝松灰刑嘤嬢^

褚時健,曾經是有名的“中國煙草大王”,把紅塔集團做到了亞洲第一,世界前列的大型煙草企業。后來,從人生的高峰跌倒了谷底,因受賄被判無期徒刑,獲得保釋后,75歲高齡重新創業,和妻子承包了一片2400畝的荒山,種起了橙子,以“褚橙”紅遍大江南北,再一次讓自己成為了傳奇。

如今褚時健已經是一個90歲的人了,還在摸爬滾打著。褚時健說:“社會都是以成敗論英雄的,是不是果王,不是我說了算。我是做事的,評價是別人的,我給自己打個80分吧?!?/span>

六、任正非:半年時間都是噩夢

“我無力控制,有半年時間都是噩夢,半夜常??扌选?、“研發失敗我就跳樓”,這是任正非在華為創業維艱期決絕說出的話。那時他先后歷經愛將背叛、母親逝世、國內市場被港灣“搶食”、國外市場遭遇思科訴訟、核心骨干流失……他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,依舊深感無力。這位從小在農村吃苦長大,在部隊錘煉多年,外人眼里堅強如鐵的商業硬漢曾經如此艱難。

此后,在一封給華為抑郁癥員工的公開信中,任正非坦誠,自己“也曾是一個嚴重的憂郁癥、焦慮癥的患者”,他的身體還得了多種疾病,因得了癌癥動了兩次手術……

為何這群人很脆弱?

商業評論家王育琨在著作《強者:企業家的夢想與癡醉》中,這樣描述中國企業家的剛硬與脆弱:因為那太陽般的盔甲過于耀眼,人們的目光穿透不了那耀眼的盔甲,抵達不了他們的心靈。在人們眼里,他們像那盔甲一樣的堅硬,直到有一天,那堅硬的軀體轟然倒下時,人們在震驚之余,不明白為什么如此堅硬的身軀會毫無征兆地坍塌。

這似乎也可以用中國歷史上流傳的一句話進行解釋: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勞其筋骨,餓其體膚,空乏其身,行拂亂其所為也,所以動心忍性,增益其所不能。

企業家表面看上去風光無限,而一旦選擇成為了一名企業家,如皇明太陽能董事長黃鳴所說,便意味著他的一生從此將與壓力、競爭、勞累、焦慮結伴而行,再也不得輕松。企業家承擔著身體、精神的雙重壓力,負重而行。

1、大多數人是工作狂,積勞成疾?

“吃得苦中苦,方為人上人”,這句話用在企業家身上恰如其分。企業家作為企業的一把手,經常面對千頭萬緒的企業發展問題,大多數都是工作狂,沒有睡到自然醒、沒有周末、沒有節假日,工作時間長、作息不規律,即使有病也一再拖。

企業家如此拼命,長期高負荷工作,身體的健康狀態讓人堪憂。而中高層管理人員上行下效,越來越多的人也被疾病、亞健康侵蝕,亦不容忽視。

2、背負的精神壓力巨大

在郭家學想要自殺的那個下午,查出端倪的員工趕到辦公室。他們說:如果你死了,你就把所有為了夢想而追隨你的同事們都害死了。你死了是要大家心死嗎?你死了,父母兄弟孩子的痛苦你想過嗎?那么多幫助你的朋友的感受你想過嗎?你死了,幾萬名員工的飯碗怎么辦……

這樣話語無疑一字一字地敲打著郭的心,身上有如此多的期望,生命已不只是一個人的。人要好好活著,而好好地活著就是做有意義的事。

實際上,一旦一個人長期背負的期望、壓力過多時,這就很容易導致抑郁癥,企業家、一把手群體中并不少見。法制周報曾提到一份公開資料,20世紀80年代以來,中國已有1200多名企業家因為自己擺脫不了的心理障礙走向了自殺身亡的道路。

柳傳志在剛開始辦企業的時候,多次有過太大的驚嚇,他說“差點兒嚇出神經病來”,真格基金的徐小平自曝患過兩次抑郁癥,毛大慶在萬科轉型最艱難時期正值患上抑郁癥。

而互聯網行業最有名的抑郁癥患者,就不得不提到張朝陽。張朝陽用“悲催”來形容他的2012年,他焦慮、抑郁,精神上常常處于一種外人無法理解的恐懼之中。“我什么都有,但我就是很痛苦?!?/span>

中國有一群堅持奔日子的人,一群愿意做大樹的人,企業家們正是這樣的人。但很多人覺得做企業越來越累。

企業家很脆弱,但他們更不敢病、死不起,為何?背后其實是民營企業面臨的困境,這些無疑是懸在企業家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。除了華為、萬科、聯想、新東方等少數大型民企外,中國有超過 2000 多萬個中小企業,這是中國經濟的重要支撐力量。在發展過程中,捉襟見肘、跌跌撞撞、死扛硬挺、野蠻生長,在奔跑中調整姿勢,這是中小企業的真實寫照。

中小企業在初創前期,幾乎一切的導向就是生存、活下來。在這種背景下,建立合理而完善的人才梯隊管理制度是極大的奢侈品。向外增長,向內扎根;一手物質文明建設,一手精神文明建設;一只眼緊盯市場需要,一只眼緊盯組織內部發展。既要考慮員工的收入,又要考慮國家的稅收!所以活下來是所有企業家的唯一追求!選擇企業這條賽道,唯有玩命,才能活命。

一级a一级a爰片免费免免